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资讯 > 文博新闻

癸巳年周公后裔祭祖大典在曲阜周公庙举行

作者: 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3-05-06 文章来源: 点击数: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3-05-06

5月5日(农历三月廿六)上午,来自各地的三百余名周公后裔代表齐聚周公庙,隆重举行癸巳年周公后裔祭祖大典。曲阜市文物局局长孔德平和副局长李丽、周鹏参加了祭祖大典。


祭祖大典现场,在司礼官的引导下,后裔代表们依次敬献花篮,孔德平局长宣读祭文。周公85代孙东野常德三献爵并带领参加活动的周公后裔代表行三跪九拜礼。
周公庙是祭祀我国西周初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周公的庙宇,位于曲阜城东北1公里处的高阜之上,历经宋、金、元、明、清历代6次增修扩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庙庭总面积达75亩,四周红墙环绕,内分四进院落,有殿、堂、庑、亭、门、坊57间,历代古碑30余幢,1977年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公姓姬,名旦(约公元前1100年),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之弟,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爵为国公,故称“周公”或“周公旦”。 为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是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公元前十一世纪中叶,他曾佐武王伐纣灭商,以功封于鲁,成为鲁国的开国始祖,所以鲁人称他为“元公”。因被后世尊为“圣人”,所以又称“元圣”。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周公为冢宰,留相成王,不能到鲁国就封,由其长子伯禽到鲁国代父就封。又因周公功高,特许鲁国建太庙祀文王,用天子礼乐。周公卒后,葬于毕(今陕西西安北),谥号“文”,因此又称“周文公”。成王以周公功勋卓著,特赐鲁国以天子之乐礼之,许鲁国立庙以祀之。周公于鲁为太祖,因此祭祀他的庙宇又称“太庙”。从鲁公伯禽算起,子孙世袭相沿,终顷公,历经780余年,共34世为鲁公,奉周公之祀。自春秋以来,周公被历代统治者和学者视为圣人。孔子推崇周公,向往周公的事业,盛赞周公之才,赞叹“周公之才之美”,“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孟子首称周公为“古圣人”,将周公与孔子并论,足见尊崇之甚。荀子以周公为大儒,在《儒效》篇中赞颂了周公的德才。汉代刘歆、王莽将《周官》改名《周礼》,认为是周公所作,是其致西周于太平盛世之业绩,将周公的地位驾于孔子之上。唐代韩愈为辟佛老之说,大力宣扬儒家道统,提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的统序。自此以后,人们常以周孔并称。在教育上则有“周孔之教”的概念。总之,古人言孔子必及周公。这种尊崇除了政治上的需要外,还源于古人对西周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视,以及对周公的真诚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