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教育 > 儒学论坛

中庸和美——管窥儒家文化之中庸思想

作者: 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8-11 文章来源: 点击数:
作者: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8-11

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张艺 杨静

初涉《论语》已是当年之事,初中课本中的十则早已耳熟能详、烂熟于心。进来又读,“温故知新”。我们讲求和谐,很多人就把“中庸之道”搬出。《中庸》里将“中庸之道”解释得淋漓尽致,系统地阐释了这些许人认为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我认为既然儒家文化创始者是孔子,那么“中庸”思想源头应该在《论语》中,现想引几则探讨这一问题,管窥儒家文化中的中庸思想,共同感受“中庸和美”。
《雍也》二十九: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谓之无过无不及。庸,平常。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尤其作为一种道德观念,这是孔子和儒家尤为提倡的。而且《论语》中提及“中庸”一词,仅此一条。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在孔子看来是最高的德行。后来,不断发展,到宋明理学之际,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大多就认为“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
“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又称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中庸是一种折衷调和的思想。调和与均衡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孔子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这一状态,并概括为“中庸”,并且认为“其至矣乎”,将其地位提高到最高。但是,我们作为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应该明白的知道,如果在任何情况下都讲中庸,讲调和,就否定了对立面的斗争与转化,这是有一定危险性的。而且还有人认为“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观念也是从中滋生,对于其思想的传承与传播是讲求辩证的,这也是对孔子“原始中庸”的维护。
《先进》十六: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这则对话很简单,意思是: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过分,子夏不足。”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文中“过分”和“不足”指的是两个极端,所以孔子认为它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过犹不及”即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中庸》也说,“过犹不及为中”。“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是说,舜于两端取其中,既非过,也非不及,以中道教化百姓,所以为大圣。既然子张做得过份、子夏做得不足,那么两人都不好,所以孔子对此二人的评价就是:“过犹不及”。
我们都知道,而且是有大量事实依据的,走极端是没有好的结果的。所以“过犹不及”的论断至今引人深思,发人深省。于丹在感悟《论语》时说,它是有温度的,而且是接近体温的。我想来源生活,贴近生活,而又能指导生活,这也许才是圣贤的力量。不走极端路线,并不代表不创新。必须明确的是,“标新立异”与“走极端路线”是有本质区别的,“标新立异”并不与“中庸和美”冲突。我们提倡的创新是有范围的,而不是无边际的,但是这些边际又不会限制创新本身。
“过犹不及”比较具体地阐释了“中庸”这一思想理念。为“中庸和美”提供了一条原则或者说是标尺。
《先进》二十二: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大体意思是这样的,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我们要知道,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在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比如孟懿子、孟武伯、子夏、子由问孝,得到了各不相同的答案。很明显,这就是“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至今意义非凡,当下我们提倡“素质教育”“个性教育”,就不得不利用这样的教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不偏不倚,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人人自由而“不逾矩”,和和美美的和谐社会构建就不再是大问题了。
  《子罕》八: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意思大致如此,孔子说:“我有知识吗?其实没有知识。有一个乡下人问我,我对他谈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我只是从问题的两端去问,这样对此问题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
孔子本人并不是高傲自大的人。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列子《两小儿辩日》中知道,其中的孔子并非无所不知的圣人。再者,圣人之为圣人,衡量的标准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百事通。如果那样,现如今搜索引擎不就成了圣人了。而且,事实也是如此,人不可能对世间所有事情都十分精通,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
但是,我们要知道,此则中孔子有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这就是“叩其两端而竭”,只要抓住问题的两个极端,就能求得问题的解决。这种方法,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思想方法。虽然无法直接到达问题答案或者接触事件本质,但是问题或事件都是有两极的,也就是我们前边所说的“两端”。抓住问题两极,而后逐渐分析、进而深入,就是在今天看来这也是理性的、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结一下,所援引的四则《论语》,分别从不同角度介绍或阐释“中庸”。《雍也》二十九,介绍了孔子对中庸的评价“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这其实为日后儒家学者推广及发展“中庸”思想做了铺垫。《先进》十六提出“过犹不及”具体阐释“中庸”,《先进》二十二例证孔子“中庸”思想的实际运用,并且体现“因材施教”。《子罕》八向我们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性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叩其两端而竭”,而这方法正是“中庸“思想的实践形式。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批判“中庸”,甚至在新文化运动时,我们抛弃“中庸”时还不忘狠狠地踩踏一脚。而今看来,其实,我们厌恶批判和抛弃的是“假中庸”、“小人中庸”。万端之不行,而无以得中庸,用中庸使万端并存,始可谓“大哉!”
具体来说,经济上我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文化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政治上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共同协商,这些都有“中庸”的影子。中庸不是一味的“和”,更不是千篇一律,它讲求并存,讲求和谐。
“中庸和美”,这是管窥几则《论语》而得的。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只好“取一瓢”,也只能“取一瓢”,其中定有偏颇,暂且存疑,共同探讨,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