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金不昧 助人为乐展现曲阜“首善之区”良好形象
5月1日,是“三孔”景区票务工作者最为忙碌的一天。下午3:30,售票员贾桂霞同志无意间发现柜台上有一绿色钱包,而且周边没有游客,她立即将钱包拿进售票室,并进行了汇报。为及时联系并确认失主,票务室负责同志与在场同志一起查看了钱包,发现包内有现金若干,银行卡、身份证、酒店房卡等重要物品。游客应该是多么着急!想到这里,票务室立即与酒店取得联系,希望能得到失主的联络方式。可由于酒店规定,不方便透漏旅客信息。此时仍是游客旅游高峰,售票工作异常繁忙,已派不出人力,且盲目寻找犹如大海捞针难见实效。在给酒店留下联系电话后,又安排贾桂霞同志现场等待失主。时间分分秒秒的过去,可失主始终未出现。下午5:30,到了售票大厅关门时间,售票员只好先将钱包暂存保险柜。傍晚时分,失主打来电话,经物品清单核对,确认无误。但因售票大厅已经关闭,钱包无法取出。经沟通交流,失主同意第二天一早到售票大厅进行钱包交接。当听说游客身上仅剩2元钱时,票务室负责同志与失主见面,从自己钱包里掏出100元钱交给游客作应急之需。游客激动万分,连声称赞:“你们不仅是助人为乐,更是雪中送炭啊,孔孟之乡,真棒!”
钱包虽小,它承载的是曲阜“首善之区”的良好形象;从钱包丢失到物归原主,是文物局坚持不懈抓职工教育管理、不断提升职工队伍特别是一线服务窗口综合素质的缩影。通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票务工作者已成为一支有凝聚力、战斗力,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坚强队伍;“5+2”、“白加黑”已成为他们的日常准则,迎着朝霞上班、披星戴月回家已成为他们的工作常态。广大票务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换来的是“三孔”门票销售收入的蒸蒸日上,塑造的是曲阜文物人首善为先、执着苦干的良好形象。“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广大文物工作者有信心、有决心在工作岗位上挥洒汗水、奉献青春,以诚心、爱心、仁心树立窗口服务单位良好形象,为曲阜“东方圣城 首善之区”的美好明天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