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全国十佳文物维修工程授牌仪式在曲阜召开
11月18日至20日,由中国文物报社和山东省文物局、济宁市人民政府、曲阜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济宁市文物局和曲阜市文物局协办,曲阜市三孔古建筑工程管理处具体承办的2012年度全国十佳文物维修工程授牌暨研讨会在曲阜隆重召开。中国文物报社社长李耀申,中国文物报社副总编辑李让,中国文物报社原社长彭常新,国家文物局科技专家组专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黄克忠,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专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之平,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省文物局副局长由少平,济宁市副市长吴霁雯,济宁市文物局局长、市文城办主任孙美荣,曲阜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凤东和2012年度全国十佳文物维修工程单位代表参加会议。
授牌仪式由中国文物报社副总编辑李让主持。曲阜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凤东首先致欢迎辞,济宁市副市长吴霁雯、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分别致辞。中国文物报社社长李耀申宣布2012年度全国十佳文物维修工程名单,与会领导和专家分别为曲阜市三孔古建筑工程管理处等10家荣获“2012年度全国十佳文物维修工程”的项目单位颁奖授牌。获奖单位就项目报批和工程实施情况分别进行了发言,并与参会人员就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文物本体保护等内容进行了沟通和交流。
在随后召开的研讨会上,各项目单位代表分别对《全国十佳文物维修工程评选章程(讨论稿)》内容进行了发言,与会专家和领导就代表发言和讨论稿内容进行了深入点评,共同就提升文物维修工程质量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并对即将出台的《全国十佳文物维修工程评选章程》进行了讨论,以期修改完善后发布,推动评选活动更加科学规范。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和代表们还实地考察了孔庙、孔府、孔林、尼山孔庙及书院、颜庙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国家对文物保护工程的资金投入逐年增长,从法规建设、标准制订、资质认定等多个方面加强管理,发布了《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文物保护工程竣工验收管理办法》《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方案编制深度要求》等规章。截至目前,共有245家单位获得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监理甲级资质和施工一级资质。各地文物保护工程越来越注重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已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全国十佳文物维修工程评选推介活动由中国文物报社于2011年发起主办,至今已连续举办三年,先后有30项文物维修工程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