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顺机制强化管理全面提升田野文物安全保护水平
为应对当前全国田野文物犯罪高发的态势,提升我市田野文物安全“人防、物防、技防”水平,近日,市文物局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强化工作措施,不断加强田野文物保护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在原有保护巡查机构的基础上增设了副科级单位外围文物管理处,负责统筹管理全市的外围文物管理机构,强化了对田野文物的安全监管和巡查保护,全面提升了我市的田野文物安全保护水平。
根据我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最终核定结果和文物点分布状况,市文物局对外围文物管理处下属各管理所设置进行了科学调整,并在原有基础上新成立了2处文物管理所,使我市的外围文物管理所总数达到16个,全面覆盖了我市各镇、街辖区。进一步明确了各管理所的职责范围和监管区域,把文物安全巡查保卫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个文物点、各个岗位和具体人员,确保不留死角与盲区。同时,抽调30余名工作人员充实巡查力量,扩大巡查范围、延长巡查时间、提高巡查频率,重点加强夜间巡查,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使我市的744处(不含鲁国故城内文物点,鲁国故城区域内文物点由鲁故城管理处巡查)田野文物点得到了全天候巡查管护。
当前,田野文物仍然是文物犯罪侵害的首要对象,盗掘古遗址、古墓葬,盗窃田野石刻行为仍然是威胁文物安全的首要因素,并呈现出突发性、团体化、手段多样化、暴力化与持久性倾向。今年9月10日,国家文物局在长沙召开田野文物安全现场会,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在会上指出,各级文物行政部门要把田野文物安全摆到文物安全工作的重要位置,全面提升田野文物安全工作水平。12月1日,国家文物局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田野文物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坚决遏制盗窃盗掘古遗址、古墓葬和石窟寺、石刻案件高发势头,确保田野文物安全。下一步,市文物局将认真落实上级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在现有管理机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田野文物保护方式方法,全面提高安防技防设施应用水平,最大程度上防范田野文物盗窃、破坏案件的发生,确保全市田野文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