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资讯 > 文博新闻

中国丝绸博物馆丝织品修复保护专家会诊孔府文物档案馆馆藏明清丝织品服饰

作者: 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09-05 文章来源: 点击数:
作者: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09-05

为加强对孔府文物档案馆馆藏丝织品服饰文物的保护,防止孔府旧藏丝织服饰文物的进一步糟朽恶化,8月31日,市文物旅游局邀请中国丝绸博物馆技术部主任、丝织品文物修复保护专家汪自强一行4人专程到孔府文物档案馆,对馆藏明清丝织品服饰残损情况进行了现场考察和集中会诊,双方就馆藏丝织品服饰文物的修复签订了初步合作意向书。

在孔府文物档案馆文物库房,专家组认真查看了存在残损情况的孔府旧藏明万历蓝地妆花纱蟒衣、明纳纱绣斗牛补、明红纱地绣仙鹤方补袍等一级文物服饰,对其制作工艺、残损原因、残损程度、修复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研究,对部分服饰残损部位进行了局部拍照和详细记录。汪自强指出,孔府文物档案馆馆藏文物种类多、数量大,在全国同类文物保护单位中实属罕见,馆藏明清丝织品服饰多用缂丝工艺制作而成,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极高。所考察的明代丝织服饰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服饰断裂、脱线、糟朽等残损情况属自然磨损,需要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进行抢救性保护,以延长珍贵丝织品类文物的存世时间。此外,专家组还从服饰库房的温湿度控制、橱柜设施改进等方面对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随后,双方就馆藏丝织品服饰文物的修复计划进行了深入协商和洽谈,在修复方案拟定、专项资金申请及专业人员培训等方面初步达成共识。

作为孔氏家族传承的重要遗存和儒家文化延续的历史见证,孔府旧藏服饰文物具有极高的科学艺术造诣和历史研究价值。目前,孔府文物档案馆藏有明清孔府服饰文物6000余件,其中孔氏家族明代遗存服饰为全国唯一的传世服饰。此次邀请文物修复专家对馆藏残损明清服饰进行现场会诊并研究拟定修复方案,对进一步增强馆藏服饰文物的抢救性保护,传承和弘扬传统儒学文化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