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提案聚焦博物馆发展
单霁翔 张柏 王川平
建立健全博物馆绩效评价体系深化博物馆免费开放
能否对博物馆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决定着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成败。博物馆的综合评价就是通过科学、系统、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博物馆及其员工的活动进行有规律的评估。
先,应该确立博物馆评价的基本原则,即将科学规范、客观公正、广泛参与、社会公认作为评价体系的指导原则;其次,应该设置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的内容包括公共项目评价、藏品管理评价、人力资源评价、行政管理评价、科学研究评价、硬件设施评价等各个方面;第三,应该制定具体规范,确立科学的评价程序,每一步都有严格的规定,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以程序的科学公正保证结果的科学公正;第四,应该组织公正的评价主体,把自我评价、专家评价、同行评价、上级评价和社会评价结合起来,发动广泛的评价主体和社会公众的参与,确保评价结果具有社会公信力。同时,要将评估的结果与博物馆自身建设相结合、与问责机制相结合、与政府预算安排相结合,真正发挥评价制度的监督和促进作用。
采取分类评估的方式,才能真正指导不同类型的博物馆;评价一座博物馆的优劣,应以博物馆的绩效为标准,以对社会的贡献为标准。
绩效评价管理制度体系,应以博物馆运行评估为重点,以展示宣传和开放服务为核心,以改善管理、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为目标。绩效评价的内容,既要抓住免费开放工作的核心和重点,又要考虑工作的整体要求,绩效评价的指标与标准,应以定量评价为主,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科学规范、标准统一、准确严密、易于考评”为原则。
建议由财政部牵头,会同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组织制定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博物馆绩效评价管理体系,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对博物馆实行动态管理的依据。
单霁翔 张柏
设立对外文物展览专项经费实施中华文明展示工程
对外文物展览作为中华文明的形象“窗口”,是对外文化交流重要而独具特色的形式和载体,在配合我国外交工作和外宣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独特作用。胡锦涛主席曾于2005年出席在英国举办的“盛世华章——故宫文物精华展”开幕式后指出:“一个好的文物外展能够起到外交家无法起到的作用”。
目前对外文物展览工作的水平与党和国家的要求还存在很大距离,特别是展览质量方面需要大幅度的提升,才能更好地服务国家大局,但这主要受制于长期以来经费的匮乏。只有国家为对外文物展览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才能有效增强我在对外文物展览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有效提高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计划性和针对性,大幅增强中华文明传播的实际效果。
为此,建议国家财政部门会同援外主管部门积极加大对中华文明展示工程的扶持力度,在深化“赴发展中国家举办文物展览经常性项目”的基础上全面支持做好对外文物展览,设立对外文物展览专项经费。
张柏
积极促进我国高校博物馆发展
我国现有2000余所普通高等院校,实际建有博物馆的高校尚不足十分之一。高校博物馆发展中存在主管部门不明确,制度环境不完善,发展方向不清晰,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资金投入不足,业务经费缺乏,缺乏制度性安排,工作人员缺乏有效激励等问题,严重制约高校博物馆收藏、藏品保护、科研和展示工作的开展。
高质量高校博物馆是优秀大学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重要的学术性遗产。高校博物馆是探索和实践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机构,是开展探究式学习、参与式教学、实践教学的适宜场所,是开展原创科研的重要基地,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渠道。
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设立高校博物馆管理机构,制定高校博物馆规程,编制高校博物馆发展规划,设立高校博物馆发展专项资金,组建高校博物馆发展指导委员会。指导高校博物馆建立以管理委员会为治理主体的现代管理制度,鼓励社会各界赞助高校博物馆建设,推进高校博物馆专业化、规范化建设,建立高效的职业化队伍,鼓励广大学生参与高校博物馆志愿服务。
詹祥生
进一步加大基层博物馆人才培养
博物馆工作具有特殊性,既“博”且“杂”,珍贵文物藏品的归档、维护、展示等工作都需要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从业者不可能正确对待和管理好这些文物藏品。
人才缺乏是基层博物馆存在的共性问题,解决途径有二:引进和培养。引进是基础,培养是关键。培养在职人才,所需的时间会更短,培养的内容会更深,所能达到的效果也会更好。建议:
一、实行“馆校结合”, 根据博物馆工作的实际需要,向学校提出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在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和人才培养方面考虑博物馆的实际,培养出真正需要的人才。
二、国家、省、市文物行政部门每年定期召开博物馆座谈会,加强相互沟通、交流、咨询。
三、开展学术研究,以老带青,通过课题负责人的传、帮、带,让年轻人成才成熟起来。
四、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施展才能的机会。努力营造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的良好氛围。
余辉
建立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中国是一个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生物化石的大国,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丰富的遗迹和遗物。近几十年来,各地大量出土了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其他古生物化石,分散在各地保存。迄今为止,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文明古国,没有一座国家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确是我们当今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应建立在中科院中国古动物馆基础上,可先行成立筹备小组,由中央政府出面向全国各地有关单位征调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其他古生物化石。中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应隶属于中国科学院,行业管理归属国家文物局。馆址的选位最好在北京动物园到北京植物园之间,形成一个自然保护的走廊,也便于观众系统参观访问。
中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建立,将成为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开展科学知识教育的重要课堂,也有益于我国古生物领域开展国际性的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