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资讯 > 文博新闻

2015年曲阜市文物工作十大亮点

作者: 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6-02-26 文章来源: 点击数: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6-02-26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好文物“活”起来文章的推进之年,是曲阜“东方圣城首善之区”建设的关键之年,市文物局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文化强市的战略部署,以践行党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为契机,以确保文物安全为主线,以文物在保护利用中“活”起来为总抓手,按照“率先争先、走在前列”的总基调和“敢为人先、众志成城、锲而不舍、追求极致”的创卫精神,不断强化工作措施,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实现了曲阜文物事业发展的新跨越。

【亮点一】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高效推进

《鲁国故城东城墙中段遗址保护展示方案》及北城墙西段遗址保护展示及环境整治工程预算通过国家文物局专家评审,《鲁国故城北城墙西段保护及环境展示工程施工图》《鲁国故城望父台墓葬区保护展示工程施工图》通过省文物局评审;编制完成鲁国故城周公庙建筑群基址考古保护展示大棚施工图及预算。完成北城墙中段、西段和望父台墓葬区苗木补偿11.7万平米;完成北城墙中段和东南角区域建筑物及附属设施拆除1.9万余平米;完成东南角区域12户搬迁任务;完成北城墙中段和望父台墓葬区域坟墓迁移798座。完成东南角区域城墙本体保护展示1600米,洙水河河道清淤及砌护1400米,中环游园路建设1300 米;完成北城墙中段道路铺设650米、礼节点西管理用房及汉阙的主体施工。配合省考古所完成北城墙西段城墙遗址的考古勘探。成立曲阜市鲁故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配套服务逐步完善。

【亮点二】“国家明清官式建筑保护研究重点科研基地曲阜分基地”落户曲阜,三孔彩绘及古建筑保护维修工程全面铺开

“国家明清官式建筑保护研究重点科研基地曲阜分基地”和“山东省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与技术研究重点基地”落户曲阜。“三孔”彩绘及古建筑保护维修项目纳入曲阜市“2711”重点工程,成立“三孔彩绘工程”项目指挥部,统筹推进项目实施。开展三孔古建筑彩绘保护、古建筑保护管理、文物保护工程管理等培训班,提升专业技能水平。编制上报孔庙东路、西路,孔府中东路、西路、内宅门至后五间等8个彩绘维修方案并获国家文物局批复,完成孔庙大成门试验段彩绘施工任务。颜庙古建筑彩绘保护维修工程顺利竣工。完成孔庙西庑、大成门、部分碑亭、孔府东路一贯堂、报本堂、孔林思堂建筑组群及孔庙石碑保护维修工程,加快实施三孔建筑组群古建维修工程。

【亮点三】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阶段性任务顺利完成

充实普查力量,增配专业设备,分别成立8个专项普查工作组,并外聘高校志愿人员共同开展普查。按照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统一规范和技术标准,圆满完成了曲阜辖区各项普查任务。完成了馆藏34类文物的普查登录及6700余件珍贵文物数据的审核、校对、补缺及上传工作,其中石碑石刻、孔府散档、机制钱币、旧藏报纸、孔府所有老库房所存各类文物均为首次整理登录。同时配合省、市文物部门完成了辖区内6家文物系统外国有单位870余件/套藏品的认定工作,并指导其完成了文物数据采集、登录工作。截止2015年底,曲阜辖区总计登录藏品34.9万件/套,实际数量75.4万件,其中孔府文物档案馆登录藏品34.4万件/套,实际数量68.6万件,件/套数量与实际数量均位居全省和济宁市第一位。“一普”使曲阜全部可移动文物都有了“身份证号”,做到了应普尽普,摸清了全市文物家底。

【亮点四】孔孟文化遗产利用世行贷款项目初显成效

积极对接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各子项目的组织实施。完成三孔古建筑修缮工程第三批货物供货、孔庙碑刻保护一期工程、完成尼山护坡二期工程、完成古彩画木结构石碑石刻技术研究项目;启动三孔文物保护利用展陈工程、鲁国故城北西段城墙城壕工程、孔孟文化数字化信息系统工程和三孔古建筑工程第四批货物供货。截止2015年底,已累计签订合同35个,合同额达5323万元。

【亮点五】文物安全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健全

年初与12个镇街、10个市直部门和16个单体文物权属单位分别签订了文物安全目标责任书,不断强化政府牵头负责、部门具体落实的文物安防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了市、镇街、村居三级文物保护网络。开展各类文物安全检查,定期召开文物保护联席会议,利用安全形势分析会、单月9日安全警示日教育会议,总结文物安全工作的经验教训,研究解决文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元月1号召开全局文物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元月9号又召开专题会议调整充实文物安全领导小组和督查组,层层签订文物安全目标责任书,实行文物安全目标考核、严格奖惩,进一步明确文物安全责任和文物保护任务,形成自上而下、组织严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环紧扣、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网络。

【亮点六】文物景区“三防”项目稳步实施

为全面提升曲阜市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综合性、系统化防范自救能力,曲阜市文物局针对全市1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制上报了21项消防、安防、防雷保护项目立项报告,同步编制上报了16个项目技术方案,同时针对少昊陵等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制上报了技防工程方案。截至2015年底,曲阜孔庙及孔府等6个消防工程项目被纳入全国文物消防安全百项工程名单,首批孔庙及孔府、颜庙消防工程正在签订方案设计合同和消防风险评估合同。尼山孔庙及书院古建筑防雷保护项目已竣工验收,防山墓群安全防范工程项目正在加快施工,颜庙、周公庙安全防范工程已完成施工招标。孔庙及孔府安全防范工程项目按国家局专家意见,正在升级改造方案设计,孔林、孟母林、汉鲁王墓、尼山孔庙安防工程和孔庙、孔府、颜庙、周公庙防雷工程立项获国家文物局同意批复,正在加快设计方案编制报批。

【亮点七】文物巡查、依法行政力度不断加强

按照“集中执法巡查、划片分工负责”的原则,科学规划曲阜境内文物巡查范围及线路,调配2部专用执法车辆靠上服务。严格依法行政,落实文物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细致摸排全市757处外围文物点基本情况,严厉打击偷盗、破坏文物的行为,共对曲阜境内田野文物点巡查285次,签订文物保护协议书16份,下达行政告知书13份、停止侵害通知书6份,受理社会举报违法行为23起,处理各类违法行为51起,有效保护了外围文物安全。积极服务“2711”重点工程建设,按照“考古先行”的原则,为各项目单位开展上门送法、送政策、送服务活动60余次,勘察建设工地73次,履行考古勘探报批手续13起,完成考古勘探517万平方米、考古发掘600平方米。

【亮点八】文物景区接待量再创新高

在确保文物景区安全有序的前提下,全市各文物景区接待中外游客共计506.84万人次,同比增长21.6%,景区接待再创新高。全年孔庙景区接待游客183.09万人次,孔府景区接待游客169.44万人次,孔林景区接待游客143.04万人次,外围文物景区接待游客11.27万人次,各文物景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备,景区环境和接待水平进一步提升。

【亮点九】文物惠民活动广受好评

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视察曲阜重要讲话精神,在认真执行军人、记者、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等特殊人群、济宁市民优惠参观文物景区,背论语免费游三孔,全市中小学生和驻曲大学当年新入校学生免费参观“三孔”景区等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基础上,又相继推出盲人及重度残疾人可携1名陪护人员免票参观文物景区,孔氏后裔、曲阜市民免费游“三孔”及百姓儒学节十万百姓“朝圣祭孔”等形式多样的惠民活动,曲阜文物开放景区实现了对曲阜市民的免费开放。截止2015年底,“三孔”景区累计接待免费入园孔子后裔53694人次,残疾人及陪护46287人次,累计办理曲阜市民免费参观卡21.1万余张,有效提升了文化遗产的社会服务功能,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褒奖和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

【亮点十】文化旅游内涵持续深化

在不断完善晨钟暮鼓、祭孔展演、孔府唱大戏等常态化演艺基础上,成功举办4期“杏坛开讲”系列讲座及第十届修学旅游节系列活动,精心打造“孔子修学游”品牌。举办纪念颜子诞辰2536年系列活动、曲阜尼山春季祭孔大典、孔子文化节祭孔大典和孔子后裔清明墓祭、诞辰家祭仪式,进一步丰富了文化旅游载体和联谊交流平台。主办“孔子杯”青少年华文作文大赛颁奖典礼,策划“少年孔子卡通形象”创意设计大赛及“孔子文化”旅游产品设计创意大赛。组织背论语免费游三孔走进国学达人挑战赛、曲阜百姓《论语》通篇背诵大赛、背《论语》免费游三孔走进全国文庙和国学机构系列活动,创新推出外国游客背5句《论语》免费游三孔活动,已有来自35个国家的118名外宾积极参与,其中102人顺利通过。截止12月31日,背论语免费游三孔活动参与者达25086人,通过15105人,通过率达60.2%,增强了游学曲阜的知识性、参与性与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