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教育 > 儒学论坛

孔府档案记载中的孔德成

作者: 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5-02 文章来源: 点击数:
作者: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5-02

2008年10月28日晚,从互联网上惊悉孔德成先生因病辞世的消息。当多次点击各个网站,确认这一噩耗时,心情不免悲伤沉重起来。

孔德成先生,字玉如,号达生,1920年2月出生于山东曲阜,是孔子七十七代嫡孙。作为孔子的嫡系后裔,孔德成先生的一生是传奇而又特殊的。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代“衍圣公”,也是第一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因为先祖孔子,他自幼就享受到了无尚尊荣;也是因为先祖孔子,他历经巨变沧桑。而在这些头衔之下,孔德成先生又是一个热爱国家、热爱生活的平凡人。他谨守先祖之道,是令人敬仰的道德楷模;他教书育人,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酷爱书法,是一位造诣极高的书法家。如今,先生已乘鹤西去,但他将永远定格在中国的历史上,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先生的辞世,是令人悲伤的,同时,也促使我们加快了成立“孔德成研究中心”、并深入开展“孔德成研究”这一课题的步伐。

一、孔府档案中孔德成的相关资料

孔府档案以其历史长、数量多、内涵丰富而成为著名的私家档案。由于历代帝王对孔子后裔逐步封官加爵,官至一品,因此,孔府与皇帝关系逐步密切,上下行文接连不断,全国各州府衙亦相继行文接洽关系。而用于孔府祭祀孔子的祖器达三十六万亩,分布在五省数百个县,因此县级政府与孔府间的关系亦非常多,再加上土地纠纷处理,更是文案复杂。孔府是一品官的衍圣公府,府内除三大公堂外,还有十大厅办事机构,各机构都有日常的工作文件,再加上祭林庙的各种账册、府内生活的规定及账册等,因此,资料极为丰富。现存档案记录了孔府从明代嘉靖十三年(1534年)至1948年8月400余年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族等方面的情况,是研究历代衍圣公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我国封建社会的珍贵原始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及重要的地位。

孔府档案的内容涉及中国封建社会的各个方面。有宫廷政治方面的资料、祀典方面的资料、袭封方面的资料、宗族方面的资料,另外还有林庙管理、庄务管理、府务管理等。

时至今日,翻开尘封已久的孔府档案史料,往事仿佛又一次浮现在了眼前……

(一)

孔德成字玉汝,号达生。1920年2月23日出生。

孔德成之父是第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孔令贻先后有四个妻妾,原配孙夫人未生育,很早病故。后纳一妾丰氏,也没生育。再娶陶夫人续弦生了个儿子,却不幸夭折。孔令贻43岁仍无子,不仅忧心如焚,于是便将陶夫人的贴身丫鬟王宝翠收为侧室。王氏先是生了两个女儿,当第三次怀有身孕时,孔令贻突患急病,病情不断加重,在弥留之际,令他牵挂不下的还是子嗣问题,因为这关系到世职的承袭,孔令贻在给大总统的遗呈中说:“公爵按旧制由宗子世袭,报经地方行政长官,呈由内务部核请承袭,等语。令贻年近五旬,尚无子嗣。幸今年侧室怀孕,现已五月有余,倘可生男,自当嗣为衍圣公,以符定例;如或生女,再当由族众共同酌议相当承继之人,以重宗祀。”1919年孔令贻去世。

孔令贻亡故后三个多月,王氏临产,终于如众所愿生了个儿子,就是七十七代“衍圣公”孔德成。

(二)

孔德成出生后,衍圣公府郑重电函大总统、国务院总理、内务总长、山东省长以及京兆尹、知事等人。给大总统、国务院总理、内务总长的电函说:“先衍圣公令贻之妻王氏遗腹已于2月23日即夏历正月初四巳时产一男,大小咸安,上纾廑念。”

就在孔德成出生后的第十七天,生母王氏病故,终年25岁。

孔德成出生后的第87天,孔府收到大总统徐世昌下达的着孔德成正式承袭衍圣公爵位的命令:“民国九年4月20日大总统令:孔德成袭封为衍圣公。”

婴幼儿时期的孔德成,一直跟随陶夫人住在前堂楼的东间,乳母张妈妈一直守在他们身边,夜里要喂三四次奶,张妈妈是一位尽职尽责的乳母,她曾深有感情地说:“德成虽是小公爷,可也是个苦孩子,出生几天,就死了亲娘。”张妈妈及全家与孔德成的情谊非常深,张妈妈一直活到80岁,1959年病故。

(三)

孔德成五岁时,开始在家延师受学。陶夫人与孔氏近支族人反复商议,为孔德成聘请了三位老师:王毓华、庄陔兰、吕金山。三位先生按所担任的课程轮流上课。在府内上学的不只孔德成一人,还有大小姐孔德齐、二小姐孔德懋,袁氏的女儿孔德慈也加入学习。家教中的课程不仅有四书五经,也学英语、算数、地理、历史、音乐,虽说是家学,校规是很严格的。童年时期的孔德成,在学习上是严格的,在生活上是简朴的。由于孔德成“受的家训教育,都是忠以事上孝以事亲诚以待人敬业律己的。”所以少年时期的孔德成就表现非同一般,不但书法漂亮,而且诗文也不同凡响。我们不妨从《孔府档案》中掇取几首诗作,以观其才情:

感 怀

朔风突起寒凄其,繁华佳卉久不支。

犹笑世上争利者,不如黄花落更迟。

新 秋

洞庭叶落惊动秋,寒蝉鸣声似带愁。

何当雁宿远沙溆,蒹葭苍苍白露州。

(四)

童年和少年时期的孔德成,除了紧张的读书学习生活外,还有诸多值得提及的事情。

1925年,衍圣公府将原“四氏学”改建为“阙里孔氏私立明德中学”,中学制定有《校则》,由衍圣公府制订。《校则》规定:“本校尊崇孔教,阐扬东方文化,造就中坚人才,挽救世风为目的。”同时,还从生活费用等方面制订了细则共七条。明德中学历时13年,为曲阜师范和高一级学校输送了相当一部分合格学生,也为社会培养了相当一部分人才。

1929年6月8日,“《子见南子》事件”爆发。《子见南子》是曲阜二师协会排演的一台独幕话剧,该剧是一出辛辣讽刺孔子,深刻批判礼教的讽刺喜剧。《子见南子》的公演,深深刺痛了孔府,“一提看戏,陶氏即板着面孔,一声不吭。”于是,孔氏家族联名上告,1929年6月26日,教育部向山东省教育厅发出了训令,称:“原呈所称各节,如果属实,殊与院部纪念孔子本旨,大相违反——令行山东教育厅查明,核办。”

就在《子见南子》案闹的沸沸扬扬,余波未息时,负责孔府一切对外事务的总管孔玲誉突然逝世,内外交困的陶夫人深受打击,病瘫在床,到了1930年3月22日,陶夫人病逝,享年51岁。陶夫人的逝世使孔德成真成了孤儿。这位衍圣公真是命运多舛,生不逢时。

1930年6月,曲阜发生了战事,即阎冯倒蒋事件。孔府孔庙岌岌可危。

(五)

1935年1月18日,国民政府下令将孔德成的衍圣公爵位改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并给予特任官待遇。延续了32代、历时880年的“衍圣公”至此画上了句号。更名不久,孔德成便专职赴南京就职,收到山东省各界人士、国民党中央代表、国民政府代表以及孔、孟、顔、曾驻京宗族代表百余人的热烈欢迎。就职典礼在国府礼堂举行。

自从孔德成更换了名号后,孔府的对外办公、社会交往、文函公告等等的称谓也随之改变。“承启处”就是更名后新设立的办事机构,地址设在孔府大堂。就任奉祀官后的孔德成,面临着诸多问题,孔德成决心整顿措施。经过孔德成大力整顿,孔府正一步步向好的方向发展。

(六)

1935年1月18日,孔府迎来了一件大喜事,孔德成(17岁)与孙琪芳(18岁)结婚。孙琪芳,号林君,安徽寿州人,是清末状元、曾任过工部、吏部、礼部尚书的孙家鼐之孙女。孙家世代书香门第,孙琪芳文学甚佳,忠诚老实,这门亲事可谓门当户对。二人的结婚大典是传统与新式的结合,婚礼程序《孔府档案》中有较完整的记录。当时,中央党部、内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军政部、冀察、青岛市政府等代表都参加了婚礼。孔德成的婚礼使整个孔府内、曲阜城呈现出一派喜庆气氛。

(七)

1937年2月,由孔德成主持纂修的《孔子世家谱》告成,这部巨谱分为四集,长达108卷,详细记载了孔子之后两千多年中孔氏家族历代裔孙们。纂修家谱历来被孔氏家族当作“家门大典”。认为“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是“祥世系,联疏亲,厚伦谊,严昌紊,序昭穆,备遗忘。”强化宗法,保持门阀的重大盛举。

为了确保修谱工作的顺利进行,修谱伊始就建立一整套严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调查,在一开始,孔府便以宗子孔德成的名义发布了《宗府布告》。这次修谱,共制订了有关规定和遵守的事项十五条。1937年2月修谱工作完成,并在孔庙的诗礼堂举行了隆重的谱成仪式。

(八)

1937年,日军侵我中华。

时任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的王献唐,怕珍贵文物书籍落入日军之手或毁于战火,认为曲阜孔府较安全,他考虑到日本人也有尊孔的习俗,便与孔德成联系,孔德成深明民族大义,不顾危险,慷慨应诺。

1937年12月,时局越来越紧张,日军逼近山东。蒋介石急电韩复榘,退出山东时,一定要带着孔德成,不能落入日本人之手。韩复渠又电告驻兖州的22师师长孙同萱,令他马上带孔南下。当夜孙带护兵到孔府,让孔德成处理一下立刻动身南迁,孔觉得祖庙无人奉祀、夫人怀孕在身等不愿离家,孙同萱说这是中央命令,只有走一条路。孔德成无奈,只好喊起孔霅光来,说明中央来意,拜托其大叔掌管府内一切事务,代理奉祀官。让其伯母袁氏分担内务,重大问题由族长、四十员、老师庄陔兰、王毓华协商办理,直到凌晨四点多种,才草草收拾,带着夫人、两女仆、两男仆(陈景荣、吴建章)、老师吕金山、秘书李炳南上了汽车,泪别曲阜老家。日后来信说在路上孔夫人生了个女孩,起名维鄂,到达重庆又生一男孩,起名维益。

孔德成一行离开孔府没几天,日军就攻占了曲阜,在武汉,孔德成发表了抗日宣言。后武汉陷落,又转往重庆,蒋介石在歌乐山为其修建了奉祀官府,并让孔德成参加国民党参政会。

1946年元旦,曲阜第一次解放,古城迎来了新的生机。解放军官兵张贴布告,爱护三孔文物,曲阜成立“孔府工人会”,政府对孔府、孔庙、孔林实行开放。

1947年5月,孔德成偕夫人孙琪芳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孔德成回到了孔府,管理孔府的日常事务,进行了全面调整,制定了各项制度,实行祀田收租制度的改革。当时,因形势所迫,孔德成只是处理完府务后。又匆匆地离开了家乡。半个世纪过去了,海峡阻隔,这一别竟成了永别。

二、孔德成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从2003年初到现在,“孔德成研究中心”的筹备工作已经历时近六年。期间,走进有关档案资料馆,遍求并拜访与孔德成先生有过交往或有所了解的人,广泛搜集有关资料。经过学术团队成员的不懈努力,目前我们手头已经形成了20万字的文字资料。这些资料主要包括三部分:一、孔德成档案资料;二、曲阜孔氏宗亲及孔德成先生生前好友的回忆资料;三、海内外学者对孔德成先生的研究资料。由于孔德成先生离开大陆已经多年,且长期居住台湾,故而资料较少,且零乱分散,搜集起来也不容易。因此,这20多万字的资料也是得之不易。其中有些资料是公开出版面世的,另外一些,包括李炳南与孔德成、柯璜与孔德成等资料,堪称沙里淘金。为此,齐金江同志专程两次赴北京拜谒孔德懋女士,赴庆云书院拜访李炳南先生的弟子净空法师,赴北京面晤柯璜先生的女儿柯善文女士、女婿崔卫道先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难得的研究成果。正是这批材料,奠定了“孔德成研究中心”的基础,同时也是我们得以开展“孔德成研究”这一课题的关键。

为了这些资料,孔子研究院学术团队的各位成员到处奔波,细心搜集,认真整理,大家都任劳任怨,不辞辛苦,都觉得能将“孔德成研究中心”开展起来,能为孔德成先生、为孔子思想文化的传承做一些事情,是非常有意义的。

的确,孔德成先生在中国历史上特殊的身份与地位,以及他的人生经历,都是非常值得研究与探讨的。特别是现在,孔老先生已经作古,我们成立“孔德成研究中心”,对他的有关资料进行搜集与整理,进而开展“孔德成研究”这一课题更是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孔德成先生是一个跨世纪的人物,是中华民族发展前进的见证人。孔老先生出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可以说,中华民族在20世纪里的风风雨雨、风云变幻,他都亲身经历了;因此也可以说,他是20世纪中华民族艰辛历程的见证者。同时,作为孔子后裔,作为孔氏家族的重要人物,孔德成先生因其特殊的身份与地位又有着特殊的经历与际遇。而这些经历与际遇,同样也是中国历史的烙印与见证。所以,我们对孔德成先生的经历与思想等方面的研究,同时也是了解20世纪中国历史与思想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其次,孔德成先生本身就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其思想学术值得研究与发扬。孔德成先生自幼秉承家训,热爱学习。从其履历表上我们可以看出,孔老先生曾获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政治硕士,同时还是美国耶鲁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日本丽泽大学等高校的荣誉研究员、荣誉博士。可见德成先生知识之渊博。而他最擅长的,就是对三礼、金文、殷周青铜彝器这些古代文字、文化的研究。其实,自1955年起,先生就已经开始在台湾大学中文系、人类学系兼任教授,讲授“三礼研究”、“金文研究”,以及“殷周青铜彝器研究”等课程,并发表、出版了一系列相关研究的论文与专著,可谓成果卓著,成就斐然。不仅如此,孔德成先生更是倡导儒学、注重研习与宣扬孔子思想。早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孔德成先生在武汉发表抗日宣言,在重庆组织名家,召开讨论及宣讲会,研究弘扬孔子学术思想与爱国精神。1949年随国民政府迁往台湾后,孔德成先生更是复建台北家庙,倡导儒学。此外,孔德成先生还精通书法,他对行、楷、草、篆四体皆擅长,在台湾艺坛享有一定的盛誉。孔德成先生这种谦逊、儒雅、好学的精神值得我们宣扬,他的学术生涯更值得我们去探究。

第三,孔德成先生在海内外都有着重要影响。作为孔子后裔且知识渊博的学者,孔德成先生深受海内外学者的尊敬与推崇。除了在台湾各大学讲学外,他还多次以学者及圣裔的双重身份应邀赴日本、美国、韩国、越南等国讲学及传播儒家文化,并被海外一些著名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如今,随着孔子思想文化不断地升温,随着以“孔子学院”为代表的中华文化不断地向世界传播,孔子后裔也会更加受到海内外的关注。

孔德成先生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为了缅怀这位与孔子、与曲阜、与我们都有着重要关系的老人,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弘扬孔子思想,我们应该加快成立“孔德成研究中心”的建设步伐。而如何成立与运作这一中心,我们的初步设想是:一、整合海内外的研究力量,由孔子研究院学术研究部牵头,成立“孔德成研究中心”,进一步整理所搜集的资料,陆续推出《孔德成研究》等系列出版物;二、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会,加强学者们的交流与沟通,推动孔德成研究;三、结合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孔子文化研究)建设,聘请海内外孔德成研究专家学者为特邀研究员,形成学术研究团队。下一步我们的工作就将围绕这些内容展开。

“孔德成研究”是对孔德成先生本人的经历以及学术思想的探讨与研究,是对孔德成先生的深切缅怀。同时,也是对以孔子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不仅如此,开展“孔德成研究”,也可以沟通与团结两岸关系,加强两岸人民的交流与了解,有利于促进海峡两岸的尽快统一。总而言之,这是一项有着重要意义的课题研究,我们会尽快将其开展起来并发挥其社会作用。



《孔府档案》六九五〇卷。

《孔府档案·故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遗腹子德成诞生经过情形》。

《孔府档案》六九五一卷。

张培英:《回忆我少年时和孔德成在一起》,《曲阜文史》,1982年第02期。

孔德成:《联合报》,1986年9月28日。

《孔府档案》八〇六九卷。

《孔府档案》八〇六九卷。

孔德懋:《孔府内宅轶事》,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

中共曲阜师范学校等:《鲁都星火》,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

参见《孔府档案》八七七四卷。

《孔子世家谱》卷首。

参见刘长厚:《孔子嫡派后裔孔德成》,19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