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教育 > 儒学论坛

秦汉时期的鲁国沿革解析

作者: 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5-02 文章来源: 点击数:
作者: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5-02

鲁国,作为侯国称谓,因各个时期的建制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并且其性质、内涵也不尽相同。汉代地方行政建制,具有其时代的特殊性,它沿用秦代的郡县制,并借鉴周代的分封制,实行郡国并行制度,故而汉代分封之国,具有时间延续的不确定性。凡封王的地方称为国,不封王直接由中央管辖的地方称为郡,郡、国均辖县,县辖乡、亭等。由于秦末汉初的行政区域变化频繁,鲁国时有时无,许多资料互相抵牾,本文拟就两汉时期的鲁国为主,对战国、秦汉鲁国的建制及沿革,进行梳理和辨析。

一、两周鲁国概况

其实,鲁国一名,并不是汉时才有,早在西周初年就已经出现。

据《史记·鲁国公世家》记载:“封周公旦于少昊之墟曲阜。”周武王伐纣灭商后,封他的弟弟、王朝的重要辅臣周公姬旦于“少昊之墟”曲阜,立国为“鲁”,镇守东方。周公因天下未靖,留佐武王。武王崩后,成王年少,周公恐天下闻讣而叛周,便盛祚代成王摄行天子事,以其长子伯禽代为赴鲁就封。

从伯禽为第一代鲁公起,中间世袭相沿34代,至鲁顷公二十三年(前249年)楚灭鲁止,曲阜作为鲁国都城,历时长达873载,成为当时除王都镐京以外文化最发达的城市和东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

鲁国在初封之时,不过“为方百里”的小国,经过西周时期的发展和对邻近小国的侵削吞并,到春秋初期已形成方圆几百里的大国。据清代学者顾栋高研究,鲁国在春秋时期“实兼有九国之地,极、项、鄟、邿、根牟,鲁所取也;向须句、鄫、鄅、则邾、莒灭之,而鲁从而有之者也。其疆域全有兖州府之曲阜、宁阳、泗水、金乡、鱼台、汶上、济宁州、嘉祥八州、县之地。后兼涉滕县、邹县、峄县,与邾接境;又泰安府之泰安县,与齐接境;兼有新泰县、莱芜县、沂州府治及费县、沂水县;曹州府之郓城县为鲁西郓;巨野县为获麟处;城父县、单县为高鲁邑,涉范县界;又兼涉青州府之安丘、诸城二县,与莒接境;又河南陈州府项城县为鲁所灭项国地,又涉江南之海州,跨三省共二十六州县。”由此可见,鲁国实际所控制的主要范围是:北到泰山,东近大海,南到今江苏以北,西到今河南以东的地区。

进入战国时代,鲁国则日益衰弱,疆土领地一削再削,春秋末年尚有“革车千乘”,到二十八代鲁穆公姬显时,则降为小国之流,与邹并称。到了三十三代鲁文公姬贾时,齐湣王破燕灭宋,威震天下,“泗上诸侯邹鲁之君皆称臣。”公元前278年,楚徙都陈(今河南淮阳),直接威逼鲁国,如楚人所言“若夫泗上十二诸侯,左萦而右拂之,可一旦而尽也。”

公元前254年,楚攻取鲁的徐州。公元前249年,即鲁顷公二十四年,楚考烈王十四年,鲁被楚所灭,地入楚,鲁县。此即曲阜建县之始。

《史记·周鲁公世家》记:“楚考烈王伐灭鲁,顷公亡,于下邑,为家人,鲁绝祀。顷公卒于柯。鲁起周公至顷公,凡三十四世。”

《曲阜县历代沿革碑》记载:“顷公二十四年为楚所灭,乃为鲁县,而地入于楚。”

公元前223年,即秦王政二十四年,楚王负刍五年,秦灭楚,县入秦,为秦之鲁县。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鲁县属薛郡,郡治设在曲阜。

二、西汉的鲁国

楚汉战争之初,楚怀王封项羽为鲁公。《曲阜县志·卷十八》载:公元前208年“癸巳二年县入于项籍”。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冬,“汉兵围项籍于垓下,籍自杀,楚地悉定。独鲁不下,王欲屠之,至城下,犹闻弦诵之声。谓其守义之国,为主死节。因持籍头示之,鲁乃降,以鲁公礼葬于谷城”。《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始,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穀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

西汉建立后,继续实行秦的郡县制,但汉高祖为了屏卫王室,在消灭异姓王的同时,曾将少量同姓子侄封于各地,此地亦如此。高祖七年(前200年)此地仍名鲁,下属六县:鲁、卞、汶阳、蕃、驺、薛。至吕后元年(前187年)以其地封鲁元公主子张偃为鲁王,改鲁县为鲁国。吕后八年(前180年)张偃坐罪废为侯,鲁国亦随之废除。至景帝三年(前154年)又将淮阳王刘余封于此,是为鲁恭王,仍号鲁国,隶徐州,仍辖鲁、卞、汶阳、蕃、驺、薛六县。

按《汉书》卷十四《诸侯王表》载:鲁恭王为景帝子。孝景二年(前155年)三月甲寅立为淮阳王,三年(前154年)徙鲁,为鲁恭王,28岁薨。其子鲁安王刘光在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年)

嗣,40岁薨。其孙鲁孝王刘庆忌,武帝后元元年(前88年)嗣,37岁薨。其曾孙鲁顷王刘劲,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嗣,28岁薨。其玄孙鲁文王刘睃,成帝阳朔二年(前23年)嗣,19岁薨,时为西汉哀帝建平三年(前4年),国亡。可知西汉时刘姓鲁国自鲁恭王起至文王止,共5代,5君,150多年。

汉代郡国并行制的实行,是汉高祖刘邦对前朝统治经验尤其是“秦孤立而亡”教训的总结,他认为秦始皇不封其子弟为侯王,作为藩辅下无枝叶相连,故而皇室不固。于是在建朝后,为拉拢人心,大封功臣为诸侯王,待政权稍稳,又对握兵权的异姓王产生戒心,然后寻找借口一一铲除。接着大封同姓子弟为王,用以藩屏汉室,巩固皇权。

除鲁国外,在与鲁国相邻的地区,还有其他封国。山阳国就是其一。《汉书·地理志》载:“山阳郡,故梁。景帝中元六年别为山阳国,武帝建元五年别为郡。”天汉四年(前97年),以山阳郡为昌邑国。昭帝元平元年(前74年)国除,为山阳郡。王莽时曰巨野。山阳郡属兖州,郡治昌邑(今金乡西北,嘉祥西南)。初领县10余,后并入一批王子侯国,县侯国达23个,除1侯国在今河南外,其他县、侯国均在今鲁西南地区。其中今济宁有9个县和侯国,分别是昌邑、方与、湖陵、东缗、爰戚、囊县、南平阳、瑕丘、粟乡。山阳郡前后为郡,中间为国,景帝中平六年(前144年),析梁国置山阳国,封梁孝王子刘定为王,都昌邑,领地与前述山阳郡辖县相同。刘定王山阳九年薨,国除为山阳郡。天汉四年(前97年),武帝立其子刘膊为昌邑王,国治昌邑,领地与山阳郡同。刘膊立11年薨,子刘贺嗣,元平元年(前74年),昭帝崩,大将军霍光等迎立昌邑王刘贺为帝。刘贺淫乱放荡,不理朝政,只做了27天的皇帝被废,昌邑国随行的二百余人,除劝谏者外,其余被诛,因除为山阳郡。元康三年(前63年),宣帝将刘贺迁往豫章郡

(今南昌市),封为海昏侯。

与山阳国并存的还有东平国。

东平国原为梁国地,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为调动彭越合围项羽,许以“睢阳以北至谷城,皆以王彭相国。”击败项羽后,刘邦立彭越为梁王,都定陶,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彭越被诛,立刘恢为梁王。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析梁国置济东国。武帝元鼎元年(前116年),别为大河郡。宣帝甘露二年(前52年),改为东平国,立其子刘宇为东平王。东平国属兖州,国治无盐,辖7县。除无盐、富城、章县外,其他4县跨入今济宁市区域。

鲁国,在诸侯国中,显得尤为突出,受到了汉朝廷的格外关注,因为这里是孔子的故乡。《文庙礼乐考》一书中有这样一则记载:“孔子殁二百二十有五年而汉兴。越十有二年,高祖过鲁,以太牢祀。”这也是后世帝王祀孔子之始。汉高祖以马上得天下,本来特别轻儒,甚至把儒生的帽子摘下来当尿壶。叔孙通、陆贾相继进言:“马上得天下,并不一定能马上治之。”所以在称帝后,他逐渐认识到,儒家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对巩固统治很重要。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十月,刘邦击败英布叛乱后,来到孔夫子的家乡鲁城曲阜。高祖皇帝以郊社的太牢大礼,亲率郡臣祭奠孔子,分外虔诚。当他看到陪祭的孔子九世孙孔腾拄着一柄楷木手杖,怪而问之,孔腾答道:“这是祖林中之材,拄着它是不忘祖德。”高祖皇帝夸道:“不忘祖德,可谓孝矣!”刘邦于戎马倥偬之际,还于鲁南宫召见儒臣诸生。鲁《诗》派大师申培公等鲁中儒师,皆以各自的弟子从其师入见刘邦,君臣探讨以“德”治国,以“仁”行政的策略。

三、东汉的鲁国和东海国

东汉时期,曲阜一带仍设置1郡3国。

东汉建武二年(26年),光武帝封刘兴为鲁王,追谥其父刘仲为鲁哀王。鲁国属豫州,都鲁县。刘兴王鲁26年被徙为北海王,鲁地谥封东海王刘强。建武十七年(41年),郭太后被废,皇太子刘强戚戚不安,请备藩国。十九年(43年),光武帝诏封刘强为东海王。“帝以强废不以过,去就有礼,故优以大封,兼食鲁郡。合二十九县,诏强都鲁。”即东海国领原鲁国的6县和东海郡的23县、侯国。国都设鲁县,自此原鲁国始改为东海国。

据《后汉书·光武十王传》载,明帝永平元年(58年),东海王刘强病危,曾上书“诚愿还东海郡”,仅食鲁郡6县。

刘强王东海时兼食鲁、都鲁之鲁地称东海国,刘强薨后诸王食鲁、都鲁之鲁地称鲁国。东海国、鲁国传六代,其世系是:东海恭王刘强、东海靖王刘政、东海顷王刘萧、东海孝王刘臻、东海懿王刘衹、东海王刘羡。曹丕称帝,国除。

东汉时期的鲁国依然得到朝廷的重视。光武帝刘秀、明帝刘庄、章帝刘炟、安帝刘祐四位皇帝,都曾亲临曲阜。诸王、公主、达官显宦亦频至鲁城,旌旗相望,辇毂载道,盛况空前。

光武帝刘秀称帝后,采用了一项重要的治国措施,叫做“柔道”治国。其中的重要内容就是提倡儒学。儒学本质上是一门守成的学问,其要义是:和谐君臣、吏民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封建等级制度的稳定。这在一些志在攻取和变革的帝王眼里,往往显得迂阔而不合实际;但当他们放下刀剑,回过头来要治理他的国家和臣民的时候,又会逐渐发现,儒学是一件十分有用的工具,胜过刀剑!

建武五年(29年),时郡国尚未悉平,刘秀亲赴青、徐督军会剿。

在东海郡昌虑(今山东滕州东南)击败董宪部,留大司马吴汉进剿。

董宪残部及刘行、庞萌等异党,转徇彭城、下邳,取道驾临鲁城。

刘秀与文武百官于十月到达阙里,依照高祖皇帝的礼仪,命大司空宋弘率群臣以太牢祭祀孔子。刘秀亲坐孔子讲堂,瞻仰孔子生前遗物,向君臣讲述孔子的生平和主张。当他看到孔子弟子居住的“内”中的子路室以及子路练武的“拈丁石”时,便向臣属们说道:“此吾太仆之室也。太仆,吾之御侮也。”

汉明帝刘庄,是光武帝刘秀的第四个儿子。刘庄继位后,秉承父业,继续推行“柔道治国”政策,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使东汉前期出现了安定的政治局面。历代皇帝信俸儒教,多是为了巩固皇统地位。明帝刘庄也不例外,为宣扬儒教,他也临幸鲁城曲阜祭祀孔子。

刘庄亲自进爵酹酒,然后面朝南坐在“孔子”跟前,命皇太子、诸王在夫子面前讲说《经》书。刘庄在阙里祭孔,不仅在中国历史上首创帝王御孔子讲堂说《经》讲筵这一实质性的崇儒重道之举,同时也开启了后世以孔门弟子从祀于孔子的先例。

自汉明帝亲临鲁城祭孔的13年后,他的继承人章帝刘炟也驾临鲁城,将东汉时期尊师重道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元和二年(85年)二月,章帝刘炟东巡狩,幸泰山,柴告岱宗。三月己丑,进幸鲁城祠东海王陵园。第二天,行莅阙里,以太牢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作“六代之乐”,刘炟升庙面西,群臣在中庭面北,“皆再拜”。皇帝进爵而后坐于讲堂,命儒者论难经书。接着,他又诏见孔氏族男子年20岁以上者63人,赐以儒巾儒服拜见,皆赐酒饭,并赐褒成侯孔损及诸孔氏男女钱帛,将供孔子位前的牺尊、象尊、山尊、雷尊、太尊五件祭器及明水瓶尊留于孔庙中。

继章帝幸鲁39年后,东汉第四位皇帝刘祐,也来到鲁城曲阜祭祀孔子。《后汉书·孝安帝纪》记载,延光三年(124年)“二月,东巡狩——辛卯,幸太山,柴告岱宗——三月戊戌,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于阙里。自鲁相、令、丞、尉及孔氏亲属、妇女、诸生悉会,赐褒成侯以下帛各有差。”

两汉时,鲁城的城址一直未变。

1977年至1978年,文物考古工作者对曲阜汉鲁城进行了考古勘察,确定了这座城的具体方位。整个城池呈扁长方形,东西约2.5公里,南北约1.5公里,周长8.4公里。其西南两墙分别利用了周鲁故城的西、南垣,东、北两墙新筑。后者宽约10米,现已全部湮没在地下。围绕东、北两墙有护城河,河水自城东高地向南北分流。北墙东段的护城河,即利用鲁城北部的古河道,河床较宽。

城内遍布着民居、官宅、宫室。东北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群,由此通往东南门的干道两侧,分布着一些大型夯土基址,可能是官街所在,或贵族府第,其年代有些是从战国延缓下来,有些是汉代新建的。

曲阜是古代东方文化的中心。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就是在这里孕育、诞生、发展。殷商时期,曲阜为奄国。周灭商,曲阜分封给周公长子伯禽,国号为鲁。战国末年,改为鲁县。在两汉统治的四百多年间,鲁县一直为诸侯国的首府,造就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后汉书·光武十王传·东海恭王强》,中华书局,1965年。



《史记·彭越列传》。



《孟子·告子下》,三秦出版社,2007年。

《春秋大事表》卷四《列国疆域》,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

《史记·楚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