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教育 > 教育培训

文化部部长蔡武在贯彻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

作者: 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07-13 文章来源: 点击数:
作者: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07-13

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刚刚闭幕,我们及时召开座谈会,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和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动员部署,努力开创文物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全国文物工作会议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努力为文化遗产强国建设作贡献这个主题,总结经验、分析形势、规划未来,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会议,是一次团结、求实、鼓劲的会议。
  
 党中央、国务院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等领导同志亲切会见了会议代表。长春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六大以来文物事业取得的显著成就,明确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文物事业发展道路、建设文化遗产强国的战略目标和总体要求;强调一是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二是要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三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四是要坚持促进交流、走向世界,五是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延东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了《继往开来 改革创新 全面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的重要讲话,科学概括了十年来文物事业的辉煌历程,深刻阐述了建设文化遗产强国的奋斗目标,全面部署了新时期文物工作的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同志们围绕学习理解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推进文物工作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建议。通过这次会议,广大文物工作者深受教育、倍感振奋,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文物事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坚定了做好文物工作的信心决心。
  
 下面,我就贯彻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和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推进文物事业科学发展讲三点意见。

 一、全面准确把握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
  
 这次会议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阶段,在推动文物事业加速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对当前和长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一)深刻总结,客观评价文物事业发展的巨大成就
  
 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对十年来文物工作取得的成就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既是中央对广大文物工作者负重拼搏、开拓进取所取得的显著成绩的赞许和鼓励,又是对文物系统坚持科学发展、加速发展的期望和鞭策。这些成绩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取得的,是文物战线全体同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经历各种风险挑战和重大考验的情况下取得的。实践证明,广大文物工作者对祖国文化遗产有真情挚爱,对文物工作有担当奉献,对文物事业有坚守追求,是一支党和人民值得信赖、大有作为的队伍。2008年全国文物系统及时有效地组织开展了一场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多的汶川震后文物抢救保护行动,有力支援了灾区人民重建家园,这就是很好的例证。

 (二)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发展文物事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加快文物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着重强调了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文物工作的主线,把保护利用、传承发展作为文物工作的主题,把服务社会、推动发展作为文物事业的使命,把人民群众共享文物保护成果作为文物事业的宗旨;准确判断了文物事业正处于加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和保护压力继续加大、保护形势依然严峻的“矛盾凸显期”,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压力依然巨大,责任依然重大,任务依然艰巨。广大文物工作者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勇于担当保护文物的使命和责任。

 2010年长春同志在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发表《保护发展文化遗产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文章,第一次提出加快推进文化遗产强国建设的战略思想。延东同志的重要讲话,明确要求切实肩负起建设文化遗产强国的历史责任。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物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相承接的文化遗产强国,符合世界文明古国、文物资源大国的实际,符合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要求,符合全国人民的共同呼声和广大文物工作者的共同愿望。这是着眼于推动我国文物事业长远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是解决文物事业突出问题的客观需要,是顺应当今时代特征、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可以说,建设文化遗产强国,表明了我们党和国家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四)把握规律,严格遵循文物工作的基本方针

 延东同志的重要讲话,在总结文物工作生动实践的基础上,凝练了指导文物事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就是“五个坚持”:一是坚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文物工作的指导思想;二是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这是文物工作的根本要求;三是坚持文物事业的公益属性,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事业与利用文物资源开发相关产业的关系,这是文物工作的根本性质;四是坚持服务社会、惠及民生,这是文物工作的根本目的;五是坚持改革创新,这是文物工作的根本动力。“五个坚持”,既是对文物工作规律的深刻把握,也是今后文物工作一以贯之的基本要求。

  (五)凝聚合力,明确全社会保护文物的共同责任

  延东同志的重要讲话,提出了文物保护,全民有责。人民是文物资源的创造者,也是使用者,更是保护者。全体人民的支持与理解,是文物事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我们一定要按照延东同志的要求,切实增强各级政府和全社会保护文物的责任,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遵循文物工作自身规律、国家保护为主并动员全社会参与的文物保护体制,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凝聚各方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和利用,不断提高文物工作科学化、社会化水平。

(六)抓住关键,落实文物工作的重点任务

  延东同志的重要讲话,围绕文物工作的突出问题,从六个方面对做好新时期文物工作作了全面部署:一要进一步落实文物保护责任,切实把文物工作摆到更加突出位置;二要进一步推进文物保护重点工作,切实提高文物安全防范能力;三要进一步发挥文物资源优势,更多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发展、惠及民生;四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努力营造有利于文物事业科学发展的良好环境;五要进一步健全机构和队伍,全面加强能力建设;六要进一步增强全民文物保护意识,宣传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文物保护。这些重大举措,明确了新时期文物工作的重点任务,突出了改革创新的关键环节,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对推进新时期文物工作、努力建设文化遗产强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二、扎实推进文化遗产强国建设

  全面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努力为文化遗产强国建设作贡献,既是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的鲜明主题和核心内容,也是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的突出亮点和重大贡献。我们要把推动新时期文物工作创新发展和文化遗产强国建设,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物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结合起来,与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结合起来,用会议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发展。 
 
  中央领导同志对破解事关文物事业长远发展的责任落实、队伍建设、能力提升等深层次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文物局和地方各级文物部门一定要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协调、配合有关部门抓好落实。

 (一)建立基础工作长效机制,提升文物保护能力

  基础工作是实现文物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要着眼文物基础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继续把基础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要以文物立法、文物资源调查登记、文物人才培养和文物安全保障为重点,建立文物保护基础工作的长效机制。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基础工作,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基础工作,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基础工作。健全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加大国家公共财政投入,加强文物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要把文物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程,抓紧培养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关键领域的实用技术人才、紧缺人才,制定实施基层文物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快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文物人才队伍。要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把更多的资源投向基层,把更多的项目放在基层,把更多的服务延伸到基层,不断打牢事业发展的根基。

  (二)创新文物保护传承体系,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提出了文化遗产事业“两步走”的发展目标,强调了“2010年目标”是以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为主要目标;强调了“2015年目标”是以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为主要目标。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要努力构建好文物保护体系,显著改善文物保护状况,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努力构建好文物传承体系,深入挖掘文物资源价值,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近年来,文物系统在传承文明、服务社会、促进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要建立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谐共融、互利多赢的长效机制。要推进大遗址保护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通过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较好地解决大遗址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要实施好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基本建设工程中的文物抢救保护工程。要加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和世界文化遗产地监测中心建设,为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提供技术支持。要建设好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保护基地,开展好水下文物调查保护工作,为捍卫海洋权益和国家主权提供历史佐证。

 (三)深化博物馆免费开放,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博物馆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场所,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阵地。要加大博物馆建设力度,着力构建以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为龙头、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和重点行业博物馆为骨干、国有博物馆为主体、民办博物馆为补充的博物馆体系,推进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数字博物馆等新形态博物馆建设,引导、规范和扶持民办博物馆发展。进一步完善博物馆免费开放机制,逐步将国有行业类博物馆以及符合条件的民办博物馆纳入国家政策支持的免费开放范围。创新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创新管理运行模式,建立绩效评估制度,强化内部激励机制,提供更多优质便捷的文物鉴赏服务。健全博物馆馆际交流、陈列展览项目交流合作、藏品开放工作制度,建立博物馆藏品共享平台和藏品利用激励机制,建立以国家一级博物馆为核心的博物馆专业协作网络,激发基层博物馆的活力。加强文物博物馆领域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范围,提供更多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加强社会文物管理,规范文物流通秩序,提高文物科学鉴定水平,引导民间文物收藏行为。

 (四)拓展文物利用途径,不断提高文物事业对促进发展、惠及民生的贡献

  当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推动文物事业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拓展文物传承利用途径,促进具有市场前景的文物资源在与产业与市场的结合中实现传承发展,使文物保护利用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城乡面貌、彰显地域魅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这是最积极、最有效、最有利于文物可持续发展的保护传承方式。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各地依托文物资源发展文物旅游及相关产业,提供特色文化服务,使文物保护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要把重大文物保护工程与城乡建设、与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展示独特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努力使文物保护工程成为民生工程和惠民工程,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和生活环境。要把文物保护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结合起来,深入挖掘、展示、宣传蕴含文物之中的宝贵精神财富,使人民感受教育启迪、陶冶思想情操、充实精神世界。要把文物保护与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结合起来,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物交流与合作,推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对外文物展览,既充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和文物工作的最新成果,又努力符合国外受众的思维方式、审美特点和接受习惯,做到中国内涵、国际表达。

  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文化遗产事业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和参与的热门领域。这是好事情,也是文化遗产事业获得大发展的社会基础。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这股热潮中,争名逐利的浮躁,造假卖假的盛行,奇谈谬论的流传,投机炒作的喧嚣,诚信操守的缺失,伪专家的满天飞等等,可谓是“虚火”旺盛、乱象横生。若听之任之,恶性发展,必将严重损害文化遗产行业的信誉和形象。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各级领导对此高度关切。因此,要善于运用宣传手段推动实际工作,从整治和改善舆论环境入手,着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要从提高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入手,深入开展广泛、持久、全面的文化遗产宣传教育行动,普及文化遗产的科学知识,倡导文化遗产保护的正确理念;要从积极推进行业作风建设入手,加强行业自律,恪尽职业操守,为文化遗产工作提供良好的舆论支持、社会环境和文化条件。

 (五)周密实施“十二五”规划,确保实现发展目标

加快实施“十二五”规划,是全面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努力建设文化遗产强国的重要手段和现实途径。要以加强文物保护和传承能力建设为切入点,推动“十二五”规划成为编制专项规划、制定年度计划、核准重大项目、安排财政预算、制定文物政策措施的基本依据,有效提升规划执行力。要实施好《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专项规划,按照“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方案的要求,以规划目标管理为中心,落实目标责任,明确进度安排,做到规划任务有执行主体,经费投入有保障渠道,任务完成有绩效考核。要加强年度计划对规划的衔接,各级文物部门要围绕规划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细化年度任务,制定工作方案,落实责任制。要加快制定规划实施绩效评价考核办法,建立规划实施动态监测评估和定期通报制度,定期通报规划实施情况特别是约束性指标的完成情况。《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五项约束性指标即5个“100%”,这就是强制性的“硬任务”,要确保完成。要加快实施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重大文物保护工程,支撑引领规划实施工作。

  (六)切实抓好今年重点工作,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文物工作千头万绪,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重点突破,带动全局。要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的《文物保护法》执法检查为契机,全面落实好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各项意见建议,切实解决问题、推动发展。要加快《博物馆条例》、《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的立法进程。要以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为契机,积极研究报请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新时期文物工作的政策性文件。开展“文物安全综合管理实验区”试点工作,推动实施博物馆风险等级达标、田野文物和水下文物安防设施建设工程。要以预防和打击水下文物犯罪为重点,开展我国管辖海域内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加快报请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完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基础工作。全面启动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指南针计划”专项,举办好“文物进出境管理60周年成果展”。

 三、努力提高文物部门依法行政能力

  建设文化遗产强国,是一个需要不懈奋斗、不断创造的历史过程。全面推进新时期文物工作,努力建设文化遗产强国,关键取决于我们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关键取决于我们工作的推进力度和落实程度,关键取决于我们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

 (一)转变职能,创新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政府由“办文物事业”向“管文物事业”转变已经成为必然。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文物行政部门由“办文物事业”向“管文物事业”、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由部门管理向行业管理、由重管理向管理服务并重转变,强化政策调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功能。要发挥国家文物局的宏观指导、政策引导、法规规范、执法督察和搭建平台的作用。要改革文物行政审批制度,简化审批程序,下放审批权限,提高审批效率。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手段提高文物管理效能,大力提升文物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要落实文物、博物馆单位的主体责任,加强日常管理、巡护、监测和保养。要完善检查评估机制和督察办法,重点督察文物事业发展举措是否落实到位、重大项目是否科学合理、资金使用是否规范有效、工程质量是否安全合格。要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文物事业和重大项目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二)完善机制,协调配合

  建立健全党政领导、部门指导、各方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和法律保障,统筹力量,形成合力,构建社会各方面共襄共建文物事业的工作格局。要继续大力争取发展改革、财政部门对文物行业的重大项目立项和公共财政资金投入的支持。近年来,国家文物局在争取重大项目立项和公共财政资金投入方面很有成效,希望继续加以坚持与拓展。要推动建立国家文物督察制度,加强由文化部、公安部、国家文物局等16部门参加的“全国文物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统筹协调作用,建好和用好“全国文物犯罪信息中心”,推动更多省份建立文物安全工作厅(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全面实施文物安全与执法督察公示公告制度。要整合中央和地方在政策、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和力量,创新部门共建、省局合作模式,落实与有关部委、地方人民政府签署的文物保护共建协议。要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快现代科学技术在文物博物馆领域的推广运用,建立国家文物信息中心,加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和科技创新联盟建设,协同攻关重大文物保护关键技术和瓶颈问题。要加快推进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更好发挥大运河保护和申遗部际会商小组及大运河申遗城市联盟的作用。要继续组织好丝绸之路跨国系列申遗工作,争取中国跨境联合申遗成功。要在我国与15个国家签署关于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化财产双边协定的基础上,加强信息交流、成果共享、人员培训、文物返还等方面的合作。

  (三)项目带动,示范引领

  重大项目是文物保护、成果惠民、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带动文物事业发展、发挥文物价值作用的重要举措。要实施好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以重大项目促保护、促利用、促发展。《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23个重大项目,这是突破当前文物工作重点难点的有力抓手。要加强重大项目的组织管理,通过全程检查指导和跟踪服务,落实工作力量和工作经费,明确进度要求和考核指标,提升项目质量和综合效益。随着近年来文物系统的国家公共财政投入大幅度加速增长,重大项目数量也大幅度快速增加,坚持项目实施与运行管理并重很关键。要加强重大项目实施与人才能力建设的有机衔接,将科研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技术标准、知识产权纳入重大项目的绩效考核指标,积极引进创新团队、青年人才、社会人才、海外人才参与国家重大文物科技计划项目和重点文物保护工程。要建立健全文物保护经费使用绩效评估制度,严格管理项目资金,使每一个重大项目都成为质量工程、惠民工程和阳光工程。要加强中央财政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支持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事业发展预期绩效的对接,推动将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使用绩效纳入文物保护责任目标管理制度建设。

  (四)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文物系统历来具有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好传统,要继续大力弘扬这种好做法,正确处理好长远目标与阶段性任务的关系,努力把从中央到地方为推进文物事业跨越发展提出的好原则、好思路、好政策转变为可操作的工作措施,把目标任务转变为实实在在的工作项目,在抓实、抓细、抓具体上下功夫。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积极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把工作着力点真正放到研究解决文物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上,真正放到研究解决惠及民生中的紧迫问题上,落到实处、落到基层。去年,国家文物局围绕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筹备工作开展的关于免费开放条件下全面提升博物馆水平、关于促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可持续发展的调研,很好地支撑了中央决策。要加强文物行业作风建设,教育引导广大文物工作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增强社会责任感。

  (五)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各级文物部门要切实宣传好这次会议精神,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好文化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国际古迹遗址日系列宣传活动,努力营造保护文物人人有责、文物保护成果人人共享的社会环境。要实施好文化遗产知识宣传普及工程,通过文物知识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厂矿、进军营活动,扩大文化遗产知识宣传普及工程试点县范围,增强公民依法保护意识,培养文物保护志愿者。这次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受到表彰的全国文物系统50个先进集体、30名先进工作者,是近年来文物战线涌现的杰出代表。各级文物部门要善于发现典型、总结典型、弘扬典型,使文物工作先进典型的事迹广为人知、深入人心;充分发挥文物工作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带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支持、热情参与文物事业。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喜庆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的关键一年。要紧紧抓住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有利契机,全面把握今年文物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牢牢把握迎接十八大、学习十八大、宣传十八大、贯彻十八大这个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营造文物系统抓机遇、谋发展、促跨越的浓厚氛围,始终保持积极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同志们: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国特色文物事业发展道路已经开辟,文化遗产强国的嘹亮号角已经吹响。广大文物工作者使命光荣、大有作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努力开创新时期文物工作新局面,积极为文化遗产强国建设作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文化部部长 蔡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