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教育 > 儒学论坛

儒道互补——国学之根基

作者: 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9-04 文章来源: 点击数:
作者: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9-04

“国学”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传统文化精华之集成,尔后汉唐宋明清,即所谓春秋战国之诸子百家为源头,代有传承接续,创新发明,皆为立国之本。而新中国之建立,乃“革故鼎新”,开创空前未有之基业,必然会带来新与旧的对峙,乃至有破旧立新之争。但是,“新”是从“旧”“蜕胎而来”,万丈高楼是从基础上砌起,新文化绝不能割断旧传统。我国经历过一九四九至一九七八年前三十年的“文化革命”,与旧传统彻底决裂的经验教训,认识到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不能丢,“国学”仍然是重要的新文化的思想资源。这就是目前所以出现的“国学热”的缘由。
  当前,随着国内各大学国学院的建立,国外各国孔子学院的纷纷落成,“国学”的内涵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就自然而然地提了出来,必须讲清楚,弄明白。
  原来,作为公元前四五世纪时原创性的“轴心时代”的中华文明,就是以儒(孔子)与道(老子)两家为代表,举世所公认;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儒、道两家执著一念,各有千秋,又优势互补,缺一不可,也是不争的事实。如今,却有的人执拗地坚持:国学就是孔孟之道,儒学一家之天下。这显然是有偏颇,甚至是误导,与实不符。
  如所周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植根于宗法社会,言必称尧舜,法先王,效文武、周公,重经世治国之学,讲人性,倡仁义,“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三纲五常”,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差有序的社会结构。儒家学说,到了汉代以后,则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并且一直延续下来。
  然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主要经典是《道德经》五千言,言简意赅,盛大而精密。它崇奉先天地而生,万有之始的“道”。虽比儒家更重在形而上的哲学思考,深邃玄妙,却绝不容忽视。道家以“道”为万有之本,讲“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上无为而民自化”。珍视个体生命,贵生,保生,长生。强调“负阴抱阳”、“以柔克刚”。“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特别是道家还认为“损不足而补有余,人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之道。”由此酿出追求“均贫富”的平等呼声,在受压迫者中间,更演化出“替天行道”的号召。这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对儒家正统学说是不可或缺的补充。况且,还有老子而后的庄子,提倡“坐忘”,宣扬鲲鹏展翅翱翔九万里,“逍遥游”等心灵自由,无我之主张。更给沉浸于入世的思想文化压抑沉闷领域吹进来一股清风,带来了一丝凉意。实为难能可贵。
  儒家学说主阳刚,强调入世干政,即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反,道家学说主阴柔,强调逸世无为,以柔克刚,即以静制动,“上无为而民自化”。这两者一阴一阳,一柔一刚,似乎是对立的,其实是互补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吗!而且,据记载(或不确——作者注)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曾西行入周向道家祖师老子请教问礼。尔后答弟子问,仰慕赞叹:老子形神“犹龙”而不可言说矣!另外,两家还都共同尊奉众经之源《易经》为经典。儒家尊《易经》为五经之首,“孔子晚而喜易”,竟至“韦编三绝”。而《道德经》、道家无处不言阴阳,则与《易经》息息相合相通。
  儒、道两家主张虽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与“和谐”这一点上却是完全一致的。儒家讲“和合”,“保合”、“中和”,“太和”,孔子讲“合而不同”。道家也讲“致中和,守静笃”,“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则生物等等。由此可见,儒、道两家并不是绝对的对立,还有相通互补这方面,应予以特别关注。
  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虽多遵奉儒家为“正统”,但是在经过大动乱和改朝换代、新王朝奠立以后,其开国之君大都要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采纳道家“无为而治”的办法,及遵从“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道家治国理政之教导。如经过秦朝十几年的暴政,再遭受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战争动乱而后,建立起来的西汉王朝,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就一直遵循“黄老之道”,行“南面之术”,无为而治,励俭处静,与民休息,很快就达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的目的,因而出现了“文景之治”。此后,又如在隋末战乱结束之后建立起来的唐朝,也是如此。唐太宗李世民,遵法李氏祖先老子之道,则成就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天下大治,是为著名的“贞观之治”,开创了盛唐伟业。凡读史者,无不深晓其中的奥妙。    儒学、道家不仅是治国平天下之道,更是历代的士人,即知识分子们取法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之源泉,几乎不可须臾有离。众所周知的中国古代读书人所走过的人生轨迹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也就是说,读书的士子们若能“学而优则仕”谋得一官半职,则入仕干政,以儒家“内圣外王”之道,实现其“致君尧舜上”的理想,为天下人谋福祉。如果一旦仕途失意,或进身无门,则往往是到道家那里找安慰,回归自然,寻求内心的自由,放浪形骸,悠游自在,即走上所谓的“独善其身”之路。前者典型代表是痴心于“致君尧舜上”的“诗圣”杜甫,而后者当属“诗成笑傲凌沧洲”的“诗仙”李白。回顾我国古代知识分子沧桑历史,无处不可寻觅到这两种类型的影子,很少有人能跳出这个范围。
  而且,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两者都是开放性的,而不是封闭的思想体系,它们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汉代以后,佛教(也是“轴心时代”的原创文化)从印度传入了中国,开初,确曾因我国囿于“夷夏之辨”一度显得孑立。但经过了一番佛与儒、道三家的碰撞、辩驳、演变、磨合,外来的佛教渐渐中国化,到了隋唐之后,就逐渐实现了儒、道与佛的融和,达到了三教合一,共同形成了中国恢宏独特的传统文化。这也是世界各国思想历史上未有先例的一大“典型”。之所以能达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这个中华原创文化,具有博大的包容性,具有坚强的“胃”,甚至能把域外的文化,如印度佛教,消化吸收,成为中国化的佛教。所以,史学大师陈寅恪早就指出: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是“道家的真精神,新儒家的旧途径”。故此,我们认为“国学”的根基是儒道互补,缺一不可。而那种把“国学”只看做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家所独踞的认识,是有重大偏颇的。缺了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的补充,儒家独脚难撑“国学这台戏”,儒、道两家,还要加上佛教,三足鼎立才能站稳立牢。
  至于当今如何研究“国学”,继承传统,开新立派,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和平发展做出新贡献,则是目前“国学热”讨论的主题,本文在此不做赘言。
  最后,引用一位英国哲人的话,作为结语。史学大师汤因比在《展望二十一世纪》一书中自觉自为地跳出“西方中心论”的窠臼,大胆地指出:“在未来中国文化将取代西方文化,能够推动人类和谐发展。”甚至预言:“中华文明将统一世界。”而作为中国人则不该妄自菲薄,理应具有文化自觉,为人类做出较大贡献才对。(作者:韩秉方 来源:《读书》201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