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教育 > 儒学论坛

《戏说孔子》连载(十五)

作者: 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5-03 文章来源: 点击数:
作者: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5-03

在大同的世界里创造大不同(二)

有了好外公的帮助,孔丘厌倦了填鸭式教学方式:学习不思考,就像吞馒头,怎么能有滋味?不过,孔丘比同龄人早早接受了文化教育,赢在了起跑线上。

有了好母亲的垂范,孔丘的一根筋精神登堂入室,真正九死未悔。他所坚持的周礼治天下成为贯穿一生的主线,至于说能不能用,那倒在其次,只要一根筋就好。

有了好兄长孟皮作为窝囊生存方式的榜样,孔丘折腾了一辈子,战斗了一辈子,真正做到了“男人,就应该对自己狠一点”。

所以说,要成为孔丘这样的人不是那么容易的,得有人帮助,无论是让你舒服的还是不舒服的,还得有天时、地利。

叔梁纥在呵斥齐使的时候慷慨激扬,说到两点,其实就是分封鲁国的战略意图:

一是,鲁国享受高于其他诸侯国的待遇,保存有完备的周朝文化典籍,基本上克隆了一个周朝,就像未来人们克隆一个小“自己”,锁起来,防备以后“自己”死了一样。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各国如欲了解周的礼乐文化,只能去鲁国,所谓“周礼尽在鲁矣”,就是当时人对鲁文化的赞叹。

二是,鲁国作为镇守东方、振抚夷人、威加海内的东方大国,对领地强行推行周朝的礼法。代表周天子,代表周公,代表周礼,对敌人实行专政。

孔丘在这种环境下长大,耳濡目染,肯定也会被感染。

历史记载孔丘童年时便摆弄祭司用的盆盆罐罐,顶礼膜拜。

法国有个哲学家,叫让·梅叶,他说过一句话:温暖国家的人民像老头子一样懦弱,寒冷国家的人民像年青人一样勇敢。我觉得环境不能决定一切,但是环境的因素非常重要。

鲁国都城曲阜,南北宽五华里,东西长七华里。城里周公庙一带殿楼巍峨,是鲁国的政治中心。孔丘幼年时候常去那里,去看祭祀礼仪。

古语有云:国之大事,在祭与伐。祭祀是大事,马虎不得。祭祀的家什很多,像鼎、豆(不是吃的)、鬲等等。程序复杂,旷日持久。

正巧鲁公祭祀周公,孔丘见到了这种场面。

一群人穿着黑色衣服,抱着各种盆盆罐罐,放在台子上,整牛整羊放在上面。下面的情景就奇怪了,一个小孩子穿着奇异的衣服,被人抱着也放在祭坛上,下面的工作可能就是要动刀了,但是各位看官想错了,孩子专门来扮演“尸”(zhai,摘音),就是做祖先的化身。

大人物上来了。

鲁公穿着华纹礼服,带着麻制礼帽领着文臣武将走过来,后面是负责祭祀工作的官员太保、太宗、太史。太史战出来念祭祀册书。念完了,鲁公就拜。拜完敬酒,太保代替鲁公敬酒,敬酒之前先要完成一个工作——洗手。

人间的东西都是很脏的,另外也是考虑防止外来物种入侵,敬酒的杯子经过严格消毒,防止传染。敬的酒最后要洒在祖宗牌位面前,权当祖宗喝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