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教育 > 儒学论坛

曲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思索

作者: 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5-02 文章来源: 点击数:
作者: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5-02

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不为广大民众所熟知和重视。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内含着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的生命密码。曲阜作为闻名遐迩的世界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不仅有三孔、寿丘等著名人文古迹,亦有楷雕、孔府菜、尼山砚等传统工艺和手工制品,“祭孔乐舞”、“鲁班传说”等不同形式和内容的非物质文化遗存。如何保护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更加有效地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已成为广大民众特别是文物工作者所要思索和探讨的问题。
一、曲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现状
曲阜作为孔子故里蜚声中外,但曲阜的历史却远比此久远。经考古发掘证实,早在6000年前,曲阜及其附近地区就有了原始人类劳作的遗迹;曲阜寿丘是华夏民族始祖黄帝的出生地,三皇五帝大多在曲阜留下了生活的遗迹,至今仍有寿丘、犁铧店、少昊陵冢等遗址;商代时,曲阜一度被定为商都;西周初年,伯禽代周公就封于鲁,定都曲阜,带来了大量的典籍和工匠。鲁建国之初,伯禽分得“殷民六族”,其中索氏是制绳索的,长勺氏和尾勺氏是制酒器的。鲁国存在了八百多年,创造了发达的文化和手工业,留下了丰富的古文化遗迹,尤其是纺织业,有“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之说,可以说是对鲁国出产的一种白色生绢的极高赞誉,而当时鲁国的国都就是今天的曲阜。《墨子•公输》中有一段精彩的文字,描写墨子与公输班模拟战争的交锋:“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墨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当过制作器具的工匠,曾在齐、卫、楚等国游说,后在鲁国长期定居。公输班即鲁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建筑工匠,被建筑界和手工界奉为祖师。鲁班在曲阜留下的传说和遗迹很多,尤其在木工方面的发明创造更是成就显著,有锯、墨斗、曲尺、云梯、飞鸢等等。我们姑且不论二人交锋的胜负,单从文字的叙述中可以看出二人皆为制作模型的能工巧匠,而他们所居的鲁国,手工业发达,分工细密。
随着历史的变迁,曲阜虽再也没有恢复作为一国之都时的辉煌,但仍是我国历史上一座重要的城市。历代帝王曾多次来曲阜拜谒先祖、朝拜帝师,并封赐孔子后裔等人大量文化典籍、工艺精品,这对曲阜的文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文物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在广大文物工作者的艰辛努力下,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据统计,曲阜至今有礼俗、文学、技艺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90余项,其中,祭孔大典、楷木雕刻、鲁班传说3项文化遗产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已被文化部批准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和认识的不足,曲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些遗产项目无人问津,逐步消亡;一些 “炙手可热”的项目,商业化倾向愈演愈烈,篡改现象比较严重,虽然观赏性有所提高,但真实性却大为缩水;楷雕和尼山砚等项目由于原料的限制,正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危险;绢花、桑皮纸等传统手工艺由于市场需求的缩小,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等等。
二、曲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几点建议
一是建立比较完备的曲阜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速度,远比我们想象的快得多。著名作家、画家、中国民间艺术保护协会的发起人之一冯骥才曾经说过一个很令人心痛的事情:他在内蒙古写生时曾查访到一位会唱百余首蒙古族民歌的老人,当他四处奔走,筹集到部分资金,购买到录制仪器,准备去老人处录制的时候,得知老人于不久前去世,令他惋惜很久。这些遗产项目大多以人的技艺为载体,所以建立档案时不能简单靠书写记录、拍摄等手段,必要时应收录实物为补充。
二是加大展览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单是一部分专业人士的工作,更是广大公众的责任。提高民众的认识和参与保护的热情,必须有大量的展览和宣传。因此,应定期举办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活动,以流动展览和固定展览相结合的方法,让一些技艺类项目现场演示制作过程,必要时可建立曲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和展示区。同时应举办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培训班,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了解技艺,掌握技艺。联合学校、幼儿园开展“技艺进课堂”活动,让保护活动从娃娃抓起,只有提高了民众的参与热情,才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自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中来。
三是积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发展的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与生活相结合,注重其原生态性、自然性,不应是单
纯的博物馆展示。尤其以人的技艺为载体的项目,是需要更多的人来传承的,所以应鼓励民间工艺师多收弟子,多创精品,但也要防止他们出现大工厂化的趋势。现在一些工艺师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进行商品化的批量生产,制作缺少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产品单一粗劣。虽然短期内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看似技艺得到了生存和发展,但离开了生活的民间工艺宛若无根之木、无水之鱼,创作资源肯定会很快枯竭。这种局面的结果是产品的出路变窄,甚至走进了死胡同,最后不得不放弃而另谋出路。相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品化运作而言,市场需要的是有代表性的精品,而不是大机器化的复制品。所以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对民间工艺师因势利导,积极为他们的产品找销路,使其不为金钱所支配,让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创作上来,可以避免对民间技艺更大范围的破坏。只有得到市场的认可,技艺才能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更多的人也就会参与其中,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自然就迎刃而解了。